什么样的学术性文章才有创新价值?|传播研究方法
什么样的文章,最受学术期刊欢迎?答案几乎是肯定的——理论上具有原创性价值的文章,因为这类文章真正代表了本领域理论研究的进步。
那么,什么样的学术性文章才具有创新价值?作为学术研究者、论文写作者该如何判断自己的研究和文章具有学术创新性?
今天推荐CSSCI期刊《新闻界》总编辑邓树明博士对这一问题的理解。本文摘选自作者新作《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:对180篇文章的观察》。
邓树明 著
978-7-300-29409-4
69.80元
2021年6月
并非所有关于理性知识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。严格地讲,关于理性知识的文章只能称为学术性文章,而学术论文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性文章。
这里便涉及广义学术性文章和狭义学术性文章的区别。广义的学术性文章,指以理性知识创新、传播和评论等为目的的文章,如教科书的章节、文献综述、书评、学术思想介绍等。狭义的学术性文章 (即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),指在理论上有原创性价值的文章,也就是在提出了新问题、采用了新方法、获得了新材料、得出了新结论等方面有一个或多个贡献的文章。
学术期刊是以狭义的学术性文章为主要内容的,因为这类文章真正代表了本领域理论研究的进步。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很少刊登甚至一般不刊登广义的学术性文章。因此,在这个层面,作者要检视自己的文章是否具有学术创新价值,也就是说作者应该在理论探究方面作出别人所没有的贡献,使论文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。
在投稿中,这方面的问题也相当突出,相当多的文章虽然是关于理性知识的,但并不具有创新意义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介绍性的。一些投稿对某个著名学者的思想或著作进行了解读,或者对某个学术流派进行了介绍,或者对某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,但这类文章并不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。比如,某文章以列斐伏尔的几本代表著作为例梳理了他的学术思想,尽管资料翔实、逻辑清晰,也有较强的可读性,但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。当然,并非说这些文章没有学术价值, 而是说它们的价值大概在于学术科普,而非学术创新。
验证性的。一些文章的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,构建了复杂的研究过程, 最后无非是用经验材料来证实现有理论的有效性。比如一篇文章研究环境危机事件中网络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,最后的结论是动机能够显著影响用户的参与意愿与行动等,这无非是再次验证了 “动机行为”理论,与之前的大量研究得出的结果并没有差异。类似地,不少作者都会先提出一个理论框架,然后把经验材料或当下的现象放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去分析,最后的结论是该理论 “有效”。这类 “研究”实际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,因为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去验证现有理论或成果的 “有效”,而是要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。既然别人的理论都已经 “有效”了,再去研究它能有什么意义呢?
重复性的。一些文章虽然经过了复杂的研究,但无论得出的是理论性的结论还是对策性的建议,都是非常陈旧的观点,甚至是常识性的观点。这就是人们常常批评的为研究而研究的做法:通过复杂的研究,得出了一个不需要研究的结论。比如,不少人对国外的媒体进行一番研究,然后得出结论:西方的报道对中国存有意识形态偏见。类似的研究和结论已经很多了,那么你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什么方面?又比如,现在关于游戏中数字劳动的研究似乎很受欢迎,一些文章的研究结果是数字劳动有被剥削的一面,也有带给劳动者娱乐的一面,这样的结论也早就有了,而且是似是而非的。
虎头蛇尾。一些文章提出了较有意义的问题,但是结论却很平庸,这表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紧紧围绕所设定的问题。比如一篇文章关注的是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问题。由于青少年的网络接触时间长而且缺乏社会经验,因此他们的隐私保护是值得探究的问题,但是文章的结论是学校和家长应该注意培养青少年的隐私风险意识。这样的结论是常识性的,不需要复杂的研究就可以得到。如前面所说,这种通过繁复的研究过程获得一个很常识性的结论,是谈不上学术创新意义的,甚至连学术性都失去了。
教科书式。教科书讲授专业知识,也可以说是理性知识,但它仅仅是将现有的知识告诉给读者,因此谈不上创新,仅仅起到传播的作用。学术论文如果写成教科书式的,就不具有创新价值了。这样的文章往往结构宏大,但是对其中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。比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传播”,这样宏大的研究问题恐怕需要一部著作才能说清,如果放在一篇期刊论文中只能是蜻蜓点水。这种情形表明作者非常缺乏问题意识,即他的研究问题是模糊的。那些标题中问题宏大的文章,比如一般冠以对某某的 “传播研究”之类,绝大部分都是缺乏明确的研究问题的,最多也就是像教科书那样进行了一些对现有成果的介绍和评论。
综述式。综述是一种学术性文章,但其本身并无原创性的价值,尤其是那些用一大堆文献罗列出来的综述,更像是凌乱的学术碎片拼凑而成。当然,个别好的文献综述有一定价值,可以为读者提供研究动态以及相关的思考,但这类优质的综述极其少见。一些文章将论文写成综述性文章,主要介绍别人做了什么,现在有哪些观点,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问题驱动。另外,现在由于电脑技术的兴起,一些作者将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,作出一些统计表格以及可视化的关键词云图等,看起来酷炫,但是如果缺乏明确的问题导向,仅仅是图表的罗列,是难以得出创新性结论的。
学术论文是以理论创新为核心目标的。那么什么样的学术性文章才具有创新价值呢?
一般地,如前所述,学术创新性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来衡量:
是否提出了新问题,
是否采用了新方法,
是否运用了新理论,
是否发现了新材料,
是否获得了新结论。
当然不是要求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具备这些创新因素——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;而是要求至少具备其中一些因素,大多数情况下尤其应该具备新的结论。
所以,研究者可以就这五个维度反复自问,并进行反复的求证,如果求证的结果是文章的确具备某些方面的新意,那么可算符合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要求。
就更具有操作性的措施而言,判断所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学术创新性,一个办法是将其与之前的文献进行比较。也就是说,要大量地搜集和阅读同类问题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,看看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人研究过,自己是否得出了与之前研究相同或类似的结论,如果都是,那么文章的创新价值就值得怀疑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作者会将常识性的问题换一个提法,然后自认为 “没有人研究过”,这样的 “创新”也是没有意义的,只能表明作者尚未透彻地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概念。研究者尤其是刚开始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者,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是在按学术论文的要求在写作,这是首要的、至关重要的基本功。
事实上,大部分的投稿并非学术性的文章,其中一些文章的作者并非不认真,文章不但篇幅可观, 而且资料颇为扎实,有的行文也相当流畅,看得出是花了很大精力的,但文章最终不大具有学术价值,难免让人非常遗憾。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,可能是作者没有掌握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特点,花费了大量时间写出的作品却并非学术论文。
因此,作者在写作中要问自己三个问题:
我的写作是关于知识的吗?
是关于理性知识的吗?
是关于理性知识创新的吗?
以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。 最后,以一个结构图来说明学术论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关系 (见图1)。
图中由外向内最大的圈层是所有的文章,包括知识性文章,也包括非知识性文章如叙述性文章等;第二个圈层是知识性文章,包括理性知识文章,也包括感性知识类文章如业务、工作、行业的经验、总结、报告等,以及评论类文章等; 第三个圈层是理性知识类文章,包括原创性学术文章,也包括非原创性学术文章如介绍性、综述性、书评类、动态类等;最里面一个圈层是原创性学术文章, 是真正为人类知识产生增量的文章。
一般地,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第四圈层即最小圈层里面的文章,有的期刊也少量地刊登第三圈层里面的文章,即刊登一些综述、述评、动态等类型的文章。第二圈层的文章多为感性知识类文章,一般刊登在业务类或工作类杂志上。第一圈层的文章则种类繁多,刊登在文学类、 新闻类等媒体上皆可。
本书特色
主编视角
通常讲方法的书是由学者阐述,代表学术生产“提供方”的理解,本书由学术期刊的主编阐述,代表学术生产“需求方”的理解,更直接地帮助读者了解发表要求。
源于实证
以100篇已刊出文章为例阐述“应该如何”设计研究方法与安排论文结构,以80篇未刊出文章为例阐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失误,提供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增强感性认识。
前车之鉴
归纳80篇未刊出文章中失误出现的类别和频次,指出包括研究方法在内的各种不足,帮助读者避免出现类似失误。
兼顾结构
既阐述研究方法的设计,也探讨论文结构的安排,提出了论文结构一般划分为五部分的建议,帮助读者形成基本的结构概念。
关于作者
邓树明
新闻学博士,先后任职于华西都市报社、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室,现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兼CSSCI期刊《新闻界》总编辑。
任职《新闻界》后大力革新,提出“问题意识、方法意识、现实观照”的办刊理念,先后推出“博士生新论”“全球大师访谈”“新冠疫情中的传播反思”等专栏,均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。
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⬇️